农历十二月九日纳吉纳福之日
农历十二月九日,俗称“腊八”或“腊八节”,是汉族传统节日中重要的日子,也是民间祈福纳吉的黄道吉日。
祈福纳吉的起源
“腊八”一词源于“腊祭”,是古代祭祀天神的节日。相传,人们会在农历十二月举行祭祀仪式,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“腊八”逐渐演变为祈福纳吉的节日,人们会在这一天祭灶神、贴“福”字,以祈求平安和福运。
择日吉时
农历十二月九日作为纳吉吉日,有着特定的择日时辰。据《黄历》记载,此日宜嫁娶、开业、祈福、祭祀等喜庆吉事。其中的吉时包括:
凌晨3时至5时(子时)
上午9时至11时(申时)
下午1时至3时(寅时)
纳吉习俗
在农历十二月九日,民间有许多纳吉习俗,如:
祭灶神:人们会在灶前摆放供品,焚香化纸,祈求灶神护佑全家平安。
贴“福”字:人们会将“福”字倒贴在门窗上,取其“福到”之意,祈福来年福运亨通。
喝腊八粥:相传,腊八粥是为纪念释迦牟尼成佛而煮的,民间认为喝了腊八粥能够消灾祈福。
放生祈福:人们会放生鱼、鸟等动物,以祈求福报和平安。
注意事项
虽然农历十二月九日是纳吉吉日,但仍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:
忌讳吵架:在这一天应避免口角和争执,以保持祥和气氛。
忌讳杀生:为祈求福运,应避免杀生,放生动物更为有益。
忌讳搬迁:不宜在这一天搬迁或动土,以免扰乱福运。
农历十二月九日是纳吉纳福的黄道吉日,民间有着丰富的祈福纳吉习俗。通过遵守择日吉时、传承习俗等方式,人们寄托着对来年福运亨通的美好愿望。